首页

文章

问答

视频

话题

少的篆书怎么写

时间:2021-01-14 21:39:14人气:作者:常识君

1. 少的隶书怎么写

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,书写效果略微宽扁,横画长而直画短,讲究“蚕头雁尾”、“一波三折”。

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,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,书写速度更快.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、磔(zhe)之美。所谓波,指笔画左行如 曲波,后楷书中变为撇;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,形如燕尾的捺笔。

写长横时,起笔逆 锋切入如蚕头,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,收尾有磔尾。这样,在用笔上,方、圆、藏、露诸法俱备, 笔势飞动,姿态优美。

在结构上,有小篆的纵势长方,初变为正方,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 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。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。

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。变曲为直。

调正笔画断连。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。

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。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,上下运动受到制约。

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。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。

藏 露等各种变化。还有字距宽。

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。

2. 篆书的大怎么写

篆书的大的写法如下:

大的基本解释:

[ dà ]

1、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腹便便。

2、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3、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众。

4、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
5、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
6、敬辞:大手笔。

7、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
8、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9、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

[ dài ]

1、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2、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字形演变:

扩展资料:

文言版《说文解字》: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故大象人形。古文才也。凡大之属皆从大。

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大,天大,地大,人也大。所以“大”字像人的形象。大,这也是古文写法的“才”字。所有与大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大”作边旁。

相关词汇解释:

1、大伙[dà huǒ]

大家,大家伙儿。

2、远大[yuǎn dà]

长远而广阔,不限于目前:前途远大。

3、大家[dà jiā]

著名的专家:书法大家。

4、楚大夫[chǔ dài fū]

指 屈原。因其曾为 楚国 三闾大夫,故称。

5、卿大夫[qīng dài fū]

卿和大夫。后借指高级官员。

3. 大的篆书怎么写

大的篆书写法如下: 大的基本解释: 大[dà] 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 :大厅。

2. 指大小的对比 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 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 :大局。
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:不大高兴。 5. 年长,排行第一 :老大。

6. 敬辞 :大作。 7. 时间更远 :大前年。
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 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 :大概。

大[dài] 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 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字形演变: 扩展资料:文言版《说文解字》: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故大象人形。

古文才也。凡大之属皆从大。

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大,天大,地大,人也大。所以“大”字像人的形象。

大,这也是古文写法的“才”字。所有与大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大”作边旁。

相关词汇解释: 1、大方[ dà fang ] 解释:不俗气;无拘束。 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他举动活泼,说话很大方,爽快,却很有分寸。”

2、大写[ dà xiě ] 解释:跟“小写”相对。 汉字数目字的一种笔画较繁的写法,如“壹、贰、叁、肆、拾、佰、仟”等,多用于帐目和文件中。

3、大小[ dà xiǎo ] 解释:大与小;大或小。 刘半农 《瓦釜集·代自序》:“可见一种语言传布的区域的大小,和他感动力的大小,恰恰成了一个反比例。”

4、高大[ gāo dà ] 解释:又高又大。 李大我 《同心结》:“阿妈尼瘦小的身影在地上摇晃着,越来越变得高大。”

5、大家[ dà jiā ] 解释:众人;大伙儿。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:“他没法,也不会,把自己的话有头有尾的说给大家听。”

4. 篆书写的是什么

篆书是大篆、小篆的统称。大篆指甲骨文、金文、籀文、六国文字,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。小篆也称“秦篆”,是秦国的通用文字,大篆的简化字体,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、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。在汉文字发展史上,它是大篆由隶、楷之间的过渡。

篆书的演变

大篆,从汉代以来,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(公元前827年)时太史籀所造。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,班固注:“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。”许慎也说: “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,与古文或异。”古文或异者,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,故大篆又称为“籀文”。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。

大篆字体,在传世的石刻文字,当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。此种石器,无疑是中国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遗物。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。《石鼓文》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。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,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。石鼓文的字体,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。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,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。相对小篆而言,可称为大篆,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。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,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,堪称为典重严整。康有为在其《广艺舟双楫》一中称石鼓文为:“金细落地,芝草团云,不烦整裁,自有奇。体稍方扁供甫垛晃艹浩讹彤番廓,统观虫籀,气体相近,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,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”。可谓赞赏之至。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,但北宋以后,帖学大兴,少人临之,直至清代中叶以后,考古尊碑之风复炽,石鼓文字,尤为书家推重。吴大,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。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。两人书法,皆雄视当代 为后世所重。

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。大篆是周朝时期的文字,广义来说,甲骨文和金文都属于大篆。在周朝,经过了几百年的混乱后,不同的国家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字,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成各种大篆。在统一六国后,秦国综合了七国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种通用的文字,也就是小篆。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。虽然小篆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,但它仍然出现在我们今天的许多场合中,尤其是艺术设计和书画作品中。

少的篆书怎么写

展开全部内容
猜你喜欢
相关文章
本类推荐
本类排行
热门话题